新闻资讯

琅琊台集团制曲车间职工刘云玲:送儿入伍 圆三代军人梦

作者:小编 时间:2014-09-25 点击数:

在黄岛新区珠山街道琅琊台路第二社区,有这样一个坚强乐观的女人:丈夫去世22年来,她独自抚养年幼的儿子、照顾多病的老人,用坚强、乐观承担了家庭与工作的重担,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中华民族“尊老爱幼、无私奉献”的传统美德新篇章;生在部队大院的她不但嫁给了军人,把儿子送入部队并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海军,圆了家族三代人的军人梦,她就是黄岛新区“十佳兵妈妈”刘云玲。


丈夫离世她用坚强撑起一家幸福

30日上午,记者见到了这位乐观坚强的“兵妈妈”———今年50岁的刘云玲。交谈中,她脸上始终挂满随和的笑容,言语之间洋溢着幸福,很难想象她曾遭遇的艰辛。

刘云玲的父亲是一名陆军军官,她很小的时候随军来到山东,后来定居黄岛新区。生来就带有军人情结的她,长大后也嫁给了军人,婚后不久儿子出生了,军嫂的日子过得辛苦却幸福。然而好景不长,儿子7岁那年,丈夫在部队因病去世,29岁的她顿感天塌了下来,天天以泪洗面。“妈妈,别怕,爸爸没有了,你还有我,我会保护你的。”7岁的儿子一边用稚嫩的话语安慰她,一边用小手擦去她的泪水。面对“白发人送黑发人”的悲剧,家里的三位老人眼含泪水,却强装笑容来安慰她。

尽管心里悲痛欲绝,但当看到年幼儿子、年迈老人期盼的目光时,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消沉下去。丈夫去世半年后,刘云玲终于找回了乐观与坚强,在她的感染下,家里每个人也变得乐观开朗。


为了养家她选择最艰苦的岗位

刘云玲在青岛琅琊台酒厂翻房班工作,单位领导知道她一个人养家糊口的难处,几次找她谈话,想让她选择一个舒适岗位,但都被她一口回绝了,只因为这个最艰苦的岗位挣的补贴多。

炎炎夏日,记者随刘云玲在制曲车间站了5分钟左右便汗如雨下,而在流水线上忙碌的刘云玲衣服早已湿透。“夏季是生产高峰,制曲房温度能达到50到60度,每次感觉要坚持不下去时,想到家人,就立刻有了动力。”刘云玲边码酒曲边说,中午下班后,她还要照顾中风瘫痪在床的父亲和年迈的母亲、婆婆。

靠着她无微不至的照顾,她半身不遂的老父亲几十年来从没得过褥疮。为了省钱,刘云玲硬是学会了打针换药、按摩、推拿等一系列治疗方法,“以前带他们出去做按摩,我就站在旁边学,医生怎么做的我都牢牢记在心里,时间长了我就会了。”刘云玲笑着说,她的手艺老人都赞不绝口,一来省去了请医生的费用,二来老人也不必为出门行动不便发愁了。


送儿参军她圆了家族军人梦

“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,我从小就在部队大院长大,有深深的军人情结。我自己没能参军,嫁的人却是军人,他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了一生。现在儿子长大了,我也希望他能在部队锻炼成长,做一名优秀军人。”每个人都有一种情结隐藏在心底,刘云玲对部队有着深厚的感情,别人追“星”,她追“军”,2004年,在她的鼓励下,儿子毅然报考军校,2008年,子承父业,儿子毕业后分配部队,并于今年荣立三等功。

现在,儿子已成家立业,刘云玲也终于“苦尽甘来”。“儿子媳妇看我很辛苦,都劝我提前退了算了,我觉得做什么事都得有始有终,坚持了这么久,不差这几天了,怎么也得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圆满结束。”说起退休后的生活规划,刘云玲乐得合不拢嘴,今年11月份她就正式退休了,打算在家带孙女儿,享享天伦之乐。

转自《新黄岛》

为全社会和广大消费者创造健康美好的生活

Copyright © 2023 青岛琅琊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     鲁ICP备09060228号-11      鲁公网安备37021102000161号